两天之后,1月20日,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,钟南山告知公众新冠肺炎存在“人传人”现象。此后,他带领团队只争朝夕,一边进行临床救治,一边开展科研攻关。疫情防控期间,他和团队先后获得部级科研立项5项、省级科研16项、市级5项,牵头开展新冠肺炎应急临床试验项目41项,并在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文章50余篇,牵头完成新冠肺炎相关疾病指南3项、相关论著2部。
钟南山不仅为国内的疫情防控立下汗马功劳,也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积极贡献力量。他先后参与了32场国际远程连线,与来自美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印度、西班牙、新加坡、日本、韩国等13个国家的医学专家及158个驻华使团代表深入交流探讨,分享中国经验,开展国际合作。
钟南山是一名医生,又不只是医生。每一次面临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际,他既有院士的担当,又有战士的勇猛,总是毫无畏惧地冲锋在一线。
仁心:“始终站在治病救人的一线”
如今,钟南山仍坚持每周三上午“院士大查房”、每周四下午半天门诊。周围的工作人员介绍,钟南山在冬天会用手先把听诊器焐热,再给病人听诊,给病人看病时会扶着患者慢慢躺下,等检查完之后,再慢慢扶起来。无论病人多大年纪、何种病情,钟南山都一视同仁。他常说:“从医几十年,我最大的幸福,是始终站在治病救人的一线。”
医者仁心,往往就从这样一些细节中流露。
面对新冠肺炎疫情,钟南山知道公众需要专业的指引。他不仅发挥自己在病理学、流行病学等领域的渊博学识,就连如何洗手、戴口罩等细节也要亲自示范、普及;当他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,苦口婆心地劝诫人们一定要尊重医学、尊重知识、加强自我隔离。
从“以疾病治疗为中心”到“以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”,钟南山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早诊早治,构筑疾病的“防火墙”。他提出既要“顶天”也要“立地”——“顶天”就是要抓住国际前沿理念、攻关国家急需的项目,“立地”就是要能解决老百姓的需求,研发出有效、安全、价廉、方便的器械和药物。
“这么大年纪了,不累吗?”“治病救人,就不会觉得很累!”钟南山总是笑答,“父亲曾说过,人的一生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留下点什么就不算白活。”这句话,他一直记得,也一直在践行。
日前,钟南山入选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,将以专业精神和经验为专家组的工作提供帮助并作出积极贡献。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,钟南山始终奔跑并幸福着。